English

化学教学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1999-12-01 来源:光明日报 安徽省宿州师专 王建华 我有话说

大学阶段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形成的最佳阶段。化学教学,尤其是实验教学对于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现“科教兴国”的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一种智力品质,它是建立在思维的其它几种智力品质,如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敏捷性,思维的辩证性的基础之上。

思维的深刻性:集中表现在善于思考问题,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预见事物的发展进程。思维的深刻性来源于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深刻认识,通过反复学习与多次实践而获得。

思维的灵活性:指思维活动的智力灵活程度。例如,通常所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是思维的灵活性。它也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思维的敏捷性:是指思维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能够迅速作出判断、反应和得出结论。思维的敏捷性是和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是密不可分的。

思维的辩证性: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人的头脑对客观事物要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主观的思维活动必须符合客观事物本身的辩证法,不管多么聪明的人,他的头脑一旦陷入了形而上学,其创造性思维也就结束。

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和辩证性是思维的创造性的基础,思维的创造性又是上述四性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们之间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有一些重要途径:

———利用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世界上许多科学的发明与创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家对客观事物一系列的敏锐、细致、准确、深刻的观察。观察是获得一切知识的首要步骤,也是一切发明创造的必要条件。化学科学离不开实验,实验总要观察。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可从以下几点做起:(1)观察目的要十分明确;(2)观察计划要详细周密;(3)要求全面地进行观察;(4)要把观察和思维相互渗透。

——运用假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假说是自然科学研究中一种广泛应用的方法,它是根据已知的科学原理和科学事实对未知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所做的一种假定性说明。在化学教学中运用假说的方法,可以刺激和保持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注意力。可以帮助他们加深对新教材的领会,可以刺激他们科学思维的发展,还可以使学生知道科学上求得知识的方法。

——培养学生抓住一闪之念。心理学家认为灵感是创造性活动中出现的最佳的创造性状态,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想象和记忆能力的巧妙地融合,使问题获得迅速解决。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教育学生不应把灵感看作一件怪事而忽略掉。要教育学生善于运用记录、实验、应用、演算等方法捕捉它,不应让偶尔在脑际闪过的独创性想法溜掉。教师的责任在于使学生的智慧、创造才能得到充分的应用,使他们的灵感得到充分的发展。

——坚持启发式教学,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化学教学要坚持启发式,把教学过程变成一连串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使知识和能力发生有机联系。提出问题就是给学生设疑或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疑问,这是启发思考的关键。都是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开展积极的思维,以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利用理论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想象是最有价值的创造因素,它能够激励人们勇敢地探索科学的奥秘,作出新的发现。想象能够增强学习的主动性、生动性和创造性。化学上的一些客体如分子、原子、原子轨道,电子云等现在是无法用感觉器官直接观察的,但是都可以想象。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可采用以下方法:(1)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2)正确运用类比或比喻的方法;(3)培养学生先建立想象的模型;(4)从宏观现象到认识微观结构。

——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一个人的创造性思维的成果,无一不是在对所研究的问题产生浓厚兴趣的情况下所取得的。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采用直观的方法、生动的语言,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学生的兴趣总是在他们的欲望得到充分满足时才能进入最佳状态。教师要教育学生懂得,偶然一个小小的发现可能导致重大的发现。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新线索。一旦发现,应尽全力追踪它,要善于从各个可能的角度予以观察,并将它和其它知识联系起来,找出新东西、新途径。教育学生理解学习不在于知识的本身,而在于将知识作为创新的阶梯。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